心理学上,“起床气”有一个相应的名词,叫做“睡眠惯性”(sleep inertia),指的是“人在被唤醒后立即出现的暂时性的低警觉性、迷惑、行为紊乱和认知能力、感觉能力下降的状态”。
关于产生起床气的原因,目前最普遍的观点都是和睡眠被中断后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有关。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人体的睡眠周期。
正常成人的睡眠结构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由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不同的睡眠阶段循环往复所构成。NREM和REM每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持续时间约90-110分钟,每晚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又分为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N1和N2均为浅睡眠期,N3则是慢波睡眠期(简称SWS),是睡眠最深最沉的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REM)又称快波睡眠,这个阶段大脑变得主动,脑电波更为活跃,眼球会飞速转动,做梦就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