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猛长期」的时间
在出生的第一年里,会出现大概8次:
大多出现在宝宝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
猛长期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短的持续2到3天,有时也会持续一周时间。
每个宝宝都是特别的,有自己的生长模式,上面的时间点只是个参考,并不是绝对的,可以通过宝宝的一些表现来判断他是否处于猛
宝宝进入「猛长期」的三个信号
01
食量增加了
处于猛涨期阶段的宝宝对奶量需求会突然大幅的增长,频繁地做出吮吸动作找奶吃。
平常间隔2-3小时喂一次就足够了,在猛长期阶段,宝宝可能1小时左右就要吃一次奶,好像总吃不饱似的。
02
睡眠不规律了
除了食量增加,宝宝的睡眠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宝宝表现为原本已经可以睡整觉了,却突然开始夜醒,或者提前醒来要求吃东西。而有的宝宝则表现为吃饱后会睡得比平时更久。
03
脾气变大,容易哭闹、烦躁
猛长期的宝宝,会变得比平时粘人,小情绪也变得难猜,无故哭闹或者烦躁不安,这样的情绪变化可能和没吃饱、睡眠习惯改变、练习翻身爬行等原因有关。
注意:结合上述时间段和信号,综合判断宝宝是否处在猛长期,如果宝宝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精神状态差、体重低于同月龄标准等问题,要及时就医。
宝宝猛长期应对法宝——按需哺喂
虽然这个时期宝宝的吃奶量增大,但却不会出现消化问题。
在猛长期时,不建议加配方奶,也不建议按时哺乳,做好按需哺乳就可以了!通常在24-48小时之内就调整好。有时猛长期似乎要拖上一个星期。
不要让猛长期干扰你喂奶的信心,正相反,它会促使你更好的理解宝宝的需求
宝宝黄昏闹
每天黄昏时分(通常为晚上5-8时),宝宝出现难以安抚的持续性哭闹、踢腿、频繁排气、全身亢奋等状况。
肠绞痛是导致宝宝出现“黄昏闹”的主要原因,大多因为宝宝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不良或哭闹时吞下过多空气造成胀气造成的
缓解肠绞痛的7个小妙招
01
襁褓法
把宝宝用包被包裹起来,让宝宝有安全感,感觉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
02
改变抱抱的姿势
可以用背巾把宝宝裹在胸前,让宝宝的胸腹更贴近自己,还可以采用飞机抱的方式,让宝宝趴在自己手臂上
注意:至少要喂奶后半小时尝试飞机抱,时机把握不好,很容易让宝宝吐奶!
03
白噪音安抚
吸尘器、吹风机、烘干机、电风扇甚至有节奏的「嘘嘘」声都能让宝宝情绪安静下来。
04
排气操
给宝宝正确有效的排气操可以缓解宝宝的肠绞痛。
05
按摩腹部
将手捂热后,顺时针方向温柔地按摩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排出肠道内的气体缓解不适。
06
不要喂食过饱
过量进食会增加宝宝的腹部不适,当宝宝正在哭闹时,更不能进行喂奶,以免宝宝大哭时吸入过多空气,或者被奶水呛到。
喝奶粉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配方奶改为深度水解奶粉。
(点击图片,文章自动带上您的名片)
07
哺乳期妈妈饮食调整
不要吃容易胀气、不消化、油腻、刺激性强烈的食物。
注意:
南阳月嫂家政哪家靠谱不同安抚技巧,在不同宝宝身上,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某一种技巧尝试几分钟无效,则换为另一种。
如果宝宝哭闹得厉害,并伴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情况,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你是如何应对宝宝猛长期、黄昏闹的?欢迎留言分享,让更多新手妈妈也能轻松应对,也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 下一篇:产乳腺炎怎么处理
- 上一篇:产后妈妈母乳不足,建议多吃这几类食物